Categories
课程

Buddha-dharma: Pure & Simple – Dual Cultivation of Merit and Wisdom

17/5/2021 – “Joyful Dharma” Reading Club Report

Topic: Buddha-dharma: Pure & Simple – Dual Cultivation of Merit and Wisdom

A total of 25 participants attended this week’s reading session facilitated by Elder Advisor Sister Lillian.

From the passage written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e dual cultivation of merit and wisdom should be equally emphasised with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as well as listening and experiencing to complete the practice of Buddhism. From the discussion that follows, Elder Advisor Sister Lillian created some awareness and self-examination among the readers by questioning what they understand about dual cultivation and how one should go about practicing them in life.

Some readers shared their early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cultivated both merit and wisdom by doing the 3 good deeds, helping people to solve problems, being patient to listen to one’s problem, participating in charity activities, reading sutras and listening to dharma talks, joining dharma classes or reading clubs and so on. We also hear sharings from our dharma brothers that cultivation of merit and wisdom require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and generosity as well as observance of precepts,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and prajna wisdom so that one can contemplate to gain true wisdom. Other ways of practice also includes prostrating to the Buddha and meditation practice to purify one’s mind. In reality, some may not be able to practice the dual cultivation due to one’s background, causes and effects, conditions and affinities. Nevertheless, a practitioner of the bodhisattva’s path should not stick to only one method and should always try to have a good balance by reading sutras and learning the Dharma to cultivate both virtues.

As a reflection of this topic, we revere the advise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at when one listens to, contemplates upon, and practices the Dharma, one is essentially “entering the attainment of samadhi through listening, contemplation and practice”, which ultimately increases our insights and capacity to acquire merit and enhance our wisdom.

The class ended with a “Prayer Before Retiring for the Day” followed by Transference of Merits. May we dedicate the merits from the learning and sharing of the Buddha-Dharma to all sentient being, may all be safe and well.

Sadhu! Sadhu! Sadhu!

Categories
课程

如何给人“—句好话”为他人带来正能量

在今天的开心读书会里我们谈了”—句话”出自星云大师的”人间万事”。

首先,由读书会帶领人吴丽莉师姐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宣讲员三段式的演说。她也分享了—些人生的教学经验和小故事。她说生命是—种学习,任何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迷惑,给人”—句好话”,让人生命奋起飞扬,何乐而不为呢?她也希望大家可以常常说,”给人欢喜的话,给人鼓励的话,给人肯定的话和给人赞叹的话”。因为”一句好话”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或反转他的人生,什至有所悟而豁然开朗。

接着,大家也互相提出个人的感想,如何给人”—句好话”为他人带来正能量,乃至於结下善缘。

反过来说,假如”—句话”沖口而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大家为了个人的立場,因而影响心情和懊恼,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而放不下,为了—句微不足道的话而耿耿於怀,这又何苦呢?

妙道法师开示时说”—好句话”固然重要,但是囗不择言的话,听听就好,不必放在心上,雖然当下会生气但是冷静和反省过后,就要把它释放。然而听了”—句好话”要把它记下来,好好的去实践,用在生活中。法师也以“结好缘,不结怨缘”来勉励大家。

总结来说,我们应该謹言慎行,以柔软的语气,诚懇的态度与人沟通。多亲近善知识,多阅读星云大师的祈愿文和多做回向功德,就不会为了”—句话”而破坏了好因好缘。

Categories
活动

衛塞節義賣

馬來西亞的新冠疫情自五月開始屢創新高,馬來西亞佛光文教中心常住由於配合政府加強行動管制令,決定提前把眾信徒預定的衛塞節義賣物品,食物在五月23日派送或到滴水坊領取。

清晨8時,大學園的五個分會委員齊聚中心的大齋堂,把各類物品擺放整齊。9.30am,便當,小吃也都準備妥當。在短短的90分鐘,全部預定的食物都打包完畢。

正午12點,信徒們陸陸續續的前來領取。大家都嚴守SOP,保持人身距離,戴口罩,用免洗消毒液洗手。義賣活動於下午2.30pm 圓滿結束。為了保護個人和大眾的安全,義工菩薩們都戴上KN95口罩,手套和面罩。大家齊心抗疫,佛佑平安,幸福重光。

Categories
活动

佛誕禮物

一年一度的佛誕節即將來臨,然而在疫情的陰影籠罩下,許多護法信徒,特別是年長者無法外出。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師體恤信眾對常住的護持,特為大家準備了佛誕節禮物,表達常住對大家的關心與祝福。常住於5/9開始送出佛誕節禮品給護法信徒及功德主,為數460份,以禮寄意。

Categories
国际佛光会

佛誕節結緣品派送到福利中心

大學園第二分會慈善組於5/4把佛誕節結緣品派送到四間福利中心,即友善殘障福利中心、愛以德老人院、維愛福利殘障收容所及馬來西亞誠愛殘障收留社。慈善组组长鄒素薇妺师姐把佛誕節的结缘品(五色線,佛誕餅和一些干糧)派送到4间福利中心福利中心的負責人和小朋友收到結緣品時心生歡喜,大家感謝佛光山對他們的關懷。另外,配合既將來臨的馬來新年,慈善組也準備了一些乾糧送給一位友族癌症單親媽媽。對方收到結緣品時亦心生歡喜,並表達謝意。

Categories
法会

佛光文化辦公室「文化樓」灑淨儀式

佛光文化辦公室「文化樓」使用了16年,經常面對漏水、地磚龜裂,設備老舊的問題,因此馬佛光文化執行長如行法師於今年3月決定重新整修佛光文化辦公室,並於近日完工,於5/7舉行灑淨儀式。馬佛光文化於1999年3月8日正式獲得大馬政府的註冊准證,名為「馬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簡稱為馬佛光文化),于馬新兩地中文簡體字文化區,推動人間佛教文字弘法工作使命。一開始時,馬佛光文化辦公室設置在高峰廣場普緣滴水書坊內,後來,基於普緣搬遷,馬佛光文化也遷至麥可羽球學院室內羽球中心二樓,做為暫時的辦公空間。2005年8月起,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慧顯法師感念佛光文化對於推廣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卻無固定的辦公地點,因此向總本山提呈購買位於佛光文教中心後方的四層樓店屋為文化單位辦公地點,並命為「文化樓」。2006年6月,「文化樓」正式啟用,馬佛光文化於2006年6月11日遷入文化樓2 樓,作為馬佛光文化單位的長期辦公室。馬佛光文化應時代的進步,除了出版《普門》雜誌及書籍以外,也兼負網絡弘法的功能,包括出版 e 普門電子雜誌,以及各項講座等。如行法師在灑淨儀式後向職事們開示時提到,文化樓裝修後,象征著除舊布新,配合科技時代的到來作出改變,希望大家能在更舒適及寬闊的環境中,為佛教、為文化作出更多的創新。配合五一勞動節,如行法師也代表常住贈送勞動節結緣品予每位職事及義工,感謝大家為馬佛光文化的付出。

Categories
国际佛光会

佛誕節結緣品派送慈善團體

大學園分會於5/5 及5/6 把佛誕節結緣品派送到八個慈善團體,即:雙溪威老人院、恩緣老人之家、愛心老人院、八打靈殘障人協會、友善殘障福利中心、義心老人福利協會、建安智障兒童協會及慈航之家。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師帶領分會委員曾玉美及林秀明把佛誕餅、手工包子、香蕉蛋糕等乾糧送到譲慈善團體,讓他們在疫情期中,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祝福。對方收到結緣品時心生歡喜,其中一家團體還將孩童收到美食時的喜悅照片傳給常住。

Categories
课程

分享《佛法真义》之无我

转眼间,今年度第二场的线上视讯开锣了。荣幸邀请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师为大众分享《佛法真义》之无我。首先,咱们以蝴蝶手语给自己爱的抱抱。意指在疫情之下要懂得照顾别人之前,先好好爱自己;以正能量面对时下负面疫情情绪。

今天探讨《无我》文章中,提到”无我”不是说现在的这个我是没有的。在佛法里”无我”的”我”是变化的。随着岁月流逝,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当中。世间万物都处在变化状态。问世间,哪还有真实不变的东西呢?一切变化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对”我”的执着。众生正因为有”我”,没有办法理解”无我”理念而造成许多有悲苦恼。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因缘而合的作用,再好的风水都不及实施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来改变命运以达到”无我”境界。如’火’是由因缘而来的,当因缘没有了就会消失了。不要总是探究’事’的本质,一切皆有因缘而合的机缘。强大的执著,心的执着,力量非常强大的。

所谓”无我”意味着无所不能,内心变强大。上能与帝皇同坐,下能和乞丐同齐。可苦可甜,一切都”无我”积极地去创造生命。”无我”思维以别人为主和处处为人着想,拥有心的自由。

适逢同日是温馨的母亲节,借此机会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们 – 母亲节快乐!线上家长班就在充满佳节气氛之下圆满结束。

Categories
国际佛光会

菩提之家-三好学堂第四堂课

2021/05/09 下午2 -3.15pm, 大学园分会谢会长带领大学园分会的三好学堂小组成员刘紫迎,李繡利,郑惠玲,李玉雪和黄素贞为{菩提之家}的小朋友上第四堂线上道德课。

课程开始时先让小朋友看一段小电影。这是一个教导小朋友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能{不问自取}的小故事。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下午,一位妈妈带着小女孩撑着小黄伞,送玩具到了{儿童之家}。小朋友们都开心的在玩新玩具。小女孩突然发觉妈妈的小黄伞不见了。她走上阁楼看见一位小男孩小心翼翼的关上储物橱。小女孩生气的推開小男孩,橱里的物件都掉下来。小黄伞也在其中。原来这小男孩是难民,爸爸因为无钱养他,所以把他送到{儿童之家}。爸爸离开他时是撑着小黄伞。小男孩想念爸爸,就把小黄伞收起来。

谢会长告诉{菩提之家}的小朋友,{不问自取}就是偷。偷东西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会被送进监狱或感化院。如何提醒自己不要犯偷窃的行为呢?那就是皈依三宝,守五戒,尊重他人的所有权,妥善保管自己和他人的物品。

玉雪师姐让小朋友看另一段视频,教导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能随便触碰他人的身体。应该勇敢的对不怀好意的坏人说{不}。玉雪师姐叮咛小朋友{莫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结束前,紫迎师姐带领小朋友唱{三好歌},小朋友们唱得手舞足蹈,好开心。

Categories
讲座

「疫情之下之正念·养育」讲座

2021年5月4日晚上8点,由有灯法师及刘梅玉硕士—Ms May主讲的「疫情之下之正念·养育」讲座已经由马来西亚佛光文教中心的YouTube频道播放给大众观看。此讲座也为佛光文教中心「与幸福有约」系列讲座中的第一场心理健康讲座。有灯法师是东禅佛教学院讲师兼马来西亚国际佛光会青年团副执行长,修有商业管理学士学位、佛学研究学士学位及教育政策与社会学硕士,目前正在马大修习教育心理学博士课程的。 而来自吉隆坡佛教精神健康协会的刘梅玉硕士,是心苑心理成长中心的资深临床心理师,为认证正念养育(Mindful Parenting)导师,也拥有家庭治疗证书的。同时,刘梅玉硕士还创设了本地正念养育的课程,为带领正念儿童课程的导师。

这次的讲题为「疫情之下之正念·养育」,在讲座中也会谈到其中两个部分:正念,以及正念养育。讲座的开始,有灯法师讲述了如今疫情下的新常态,如居家工作、居家学习、行动限制等。在父母面对种种变化并调适自己的当下,协助孩子们适应新常态也是很重要的。由于长期居家,父母与孩子们被迫扩大自家空间,亲子关係以及自身的需要难免会受到挑战,导致关係以及情绪紧绷。她指出,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报告,在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爆發的3月-6月,家暴案件在短短3个月中在就全球增加了25-33%。

刘梅玉硕士也进一步分享了疫情下真实發生的家庭问题。她表示,在过去疫情肆掠的一年当中,打电话谘询的人数明显增多,其中就包括家暴问题。在这裡,刘梅玉硕士也分享了她的两个个案,其中包括16岁的内向男孩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因面临的种种问题导致原有的问题反而加重了,及有着三个孩子的39岁妇女在疫情下不断担心而爆發的恐慌症。在这种新常态下,父母一直在苦撑,但资源却减少了,原本就有着的问题也变多了。她也分享,在她自己遇到这种问题时,正念的练习可以帮助自己在忙或累的情况下回到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刘梅玉硕士说,正念是有意识的觉知当下的身心与环境并保持不批判的态度,做到身心一致。她也分享了要将正念应用在生活上的四个要点:放低主观意识、放鬆自己、放开对人或事的执着及放下过去。生活上可以多微笑放鬆脸部肌肉、多晒太阳放鬆的走路、吃东西时细细咀嚼享受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多接触大自然。养育方面,她认为是“养孩子,育自己”,正念养育即是有意识的觉知当下自己与孩子或他人的身体与环境,以不批判的态度关照,并照顾好自己与孩子或他人的身体。孩子与父母是互相影响的,那要如何运用正念养育来修补关係呢?刘梅玉硕士提出了三个要点:聆听、身体互动与沟通及了解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

最后,有灯法师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正念实践至关重要。当我们加强觉察和注意时,就不会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和习惯性的驱使。刘梅玉硕士表示在接下来的五月中也会有正念家庭的训练,帮助一家人可以一起学习并实践正念,有兴趣者可通过影片最后海报上的练习方式报名参与。

讲座于半个月前4月14日,通过线上的方式与讲师们进行预录,在昨晚播出后也获得多达390人的观看。文教中心感恩大家的收听,也欢迎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们每个月的「与幸福有约」系列讲座。